序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起止时间 |
1 | 国家“863”专项 | 小麦开花时间重要功能基因的鉴定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 赵翔宇 | 2006-2008 |
2 | 国家“863”重点项目 | 小麦分子与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 田纪春 | 2006-2009 |
3 | 国家“863”专项 | 小麦高产、优质、抗病分子聚合育种 | 田纪春 | 2006-2009 |
4 | 国家“863”专项 | 棉花衰老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沈法富 | 2006-2010 |
5 | 国家“863”重点项目 | 优质多抗蔬菜和果树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 | 陈学森 | 2006-2008 |
6 | 国家“863重点项目 | 番茄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验证 | 李常保 | 2006-2010 |
7 | 国家“863”子项目 | 棉花种子品质性状相关QTL的分子标记定位 | 宋宪亮 | 2007-2009 |
8 | 国家“973”子课题 | 作物耐盐、耐低温性状改良的分子调控技术研究 | 郑成超 | 2006-2010 |
9 | 国家“973”子课题 | 胚乳发育和种子形成 | 张宪省 | 2005-2009 |
10 | 国家“973”子课题 |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重要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 董树亭 | 2006-2010 |
11 | 国家“973”子课题 | 人工生态学流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协同机制 | 王空军 | 2007-2010 |
12 | 国家“973”子课题 | 冬小麦种群分布与节水规律研究 | 陈雨海 | 2005-2007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苹果果皮中光合电子和非光合电子传递介导的氧化胁迫及其防御机制 | 高辉远 | 2007-2009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的遗传构成及主要基因流向研究 | 田纪春 | 2007-2009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小麦扩展蛋白调节的生长反应与抗旱性关系 | 王 玮 | 2007-2009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水稻干旱、盐胁迫相关microRNAs的分离和表达调控分析 | 吴长艾 | 2006-2008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苹果和葡萄根系对镉胁迫的分子识别 | 杨洪强 | 2007-2009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小麦多属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 李兴锋 | 2007-2008 |
19 |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 黄淮海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选育 | 田纪春 | 2006-2011 |
20 | 科技部成果转化 | 夏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 董树亭 | 2006-2009 |
21 | 科技部支撑计划 | 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与示范 | 李增嘉 | 2006-2010 |
22 | 国家支撑计划 | 动植物育种——油料作物 | 万勇善 | 2006-2009 |
23 | 国家支撑计划 | 优质高产多抗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黄淮海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选育 | 张宪省 | 2006-2009 |
24 | 科技支撑计划 | 黄淮东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 | 董树亭 | 2006-2008 |
25 | 科技支撑计划 |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超高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 | 王空军 | 2006-2010 |
26 | 粮食丰产工程 | 玉米保粒增粒重技术研究 | 刘 鹏 | 2006-2008 |
27 | 跨越计划 | 强筋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山农12号的高效栽培与生产应用 | 田继春 | 2006-2008 |
28 | 财政部 | 优质玉米新品种节本增效新技术研究 | 董树亭 | 2006-2010 |
29 | 科技支撑 | 北方集约化粮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 董树亭 | 2006-2010 |
30 | 科技支撑 | 花生优质安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万勇善 | 2006-2010 |
31 | 科技支撑 | 麦类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 王洪刚 | 2006-2010 |
32 | 科技支撑 | 设施菜地污染综合防控 | 于贤昌 | 2006-2010 |
33 | 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 主要农作物品质遗传改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董树亭 | 2006-2009 |
34 | 农业部 | 耕地地力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 | 李 菡 | 2006-2008 |
35 | 农业部 | 我国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 | 毛志泉 | 2006-2008 |
36 | 农业部 | 全国夏粮小麦生产技术跟踪与咨询指导 | 于振文 | 2006-2007 |
37 | 农业部948 | 玉米高产高效养分利用研究 | 王空军 | 2007-2009 |
38 | 农业部948 | 渤海湾地区苹果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和再植病防治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 姜远茂 | 2006-2009 |
39 | 农业部948 | 克服苹果连作障碍及根系调控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 | 毛志泉 | 2006-2009 |
40 | 农业部948 | 国外先进农业信息技术引进与创新 | 王空军 | 2006-2009 |
41 | 农业部财政项目 | 优质农产品新品种推广 | 于振文 | 2006-2009 |
42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 | 超高产、优质、抗病超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 李斯深 | 2006-2008 |
43 | 农业部结构调整 | 优质小麦亩产600 -700公斤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 于振文 | 2006-2008 |
44 | 农业部跨越计划 | 专用型饲用玉米山农饲玉7号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 王空军 | 2007-2007 |
45 | 教育部博士基金 | 苹果转录因子MdCBF3的分子克隆和功能研究 | 郝玉金 | 2007-2009 |
46 | 教育部博士基金 | 小麦花粒发育的差异性与籽粒直、支链淀粉的合成及其比例的关系研究 | 尹燕枰 | 2007-2009 |
47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 普通玉米高油化实现产量与品质双增的生理机制 | 王空军 | 2006-2008 |
48 | 教育部 | 编码棉花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表达谱和功能分析 | 沈法富 | 2006-2008 |
49 | 省教育厅 | 设施桃休眠诱导机制及无休眠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推广 | 高东升 | 2006-2009 |
50 | 教育厅 | 氮代谢信号物质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淀粉品质的效应 | 尹燕枰 | 2007-2009 |
51 | 省育厅 | 夏大葱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的研究与开发 | 赵世杰 | 2006-2008 |
52 | 省良种工程 | 优质高产、抗病专用水果新品种选育 | 束怀瑞 | 2006-2008 |
53 | 省良种工程 | 高产优质抗逆专用玉米新品种培育 | 董树亭 | 2007-2010 |
54 | 省良种工程 | 高产优质抗逆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 | 田纪春 | 2007-2009 |
55 | 省良种工程 | 高产优质、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培育 | 万勇善 | 2007-2011 |
56 | 省良种工程 | 山东省名产和设施专用蔬菜新品种选育与进口品种国产化技术研究 | 王秀峰 | 2007-2009 |
57 | 省良种工程 | 高产中绒和优质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培育 | 孙学振 | 2006-2008 |
58 | 省良种工程 |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 | 于元杰 | 2006-2008 |
59 | 省良种工程 | 育种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研究 | 王洪刚 | 2006-2008 |
60 | 省财政支农 | 夏玉米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 王空军 | 2007-2007 |
61 | 省财政支农 | 泰山23号小麦配套技术推广 | 于振文 | 2006-2008 |
62 | 山东发改委 | 小麦良种基地建设 | 于元杰 | 2007-2007 |
63 | 省教育厅 | 多抗性番茄砧木良种的引进与选育 | 钟 圆 | 2005-2007 |
64 | 省科技厅 | 高产优质抗逆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 | 王 玮 | 2006-2008 |
65 | 省良种工程 | 小麦蛋白质组学研究 | 张卫东 | 2006-2009 |
66 | 省良种工程 | 粮饲兼用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选育 | 孙庆泉 | 2006-2008 |
67 | 省农业重大专项 | 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 山 仑 李增嘉 | 2007-2009 |
68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基因型籽粒生理特性 | 孙庆泉 | 2006-2008 |
69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转BADH基因烟草提高光合作用对高温抗性的生理机制 | 杨兴洪 | 2006-2008 |
70 | 省财政支农 | 花生高产优质欣品种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 | 万勇善 | 2006-2007 |
71 | 省财政支农 | 玉米良种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推广 | 王空军 | 2006-2007 |
72 | 省财政支农 | 优势出口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推广 | 徐 坤 | 2006-2007 |
73 | 省财政支农 | 高效节本肥料技术推广 | 张 民 | 2006-2007 |
74 | 省科技攻关 | 提升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稳定性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贺明荣 | 2006-2009 |
75 | 省科技厅成果转化 | 优质出口花生新品种丰花5号中试与示范 | 万勇善 | 2006-2009 |
76 | 省科技厅成果转化 | 日光温室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中试与示范 | 于贤昌 | 2006-2009 |
77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中国樱桃S基因型及S基因的表达研究 | 陈晓流 | 2006-2008 |
78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反义PEP基因转化花生提高种子含油量的研究 | 刘风珍 | 2006-2008 |
79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主效QTL位点发掘与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设计 | 刘树兵 | 2006-2008 |
80 | 省中青年奖励基金 | 硅对黄瓜营养障碍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 史庆华 | 2006-2008 |
81 | 省中青年科励基金 | 小麦开花时间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 赵翔宇 | 2006-2008 |
82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高淀粉玉米的源库生理特性及淀粉形成的酶学机制研究 | 张吉旺 | 2006-2009 |
83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鸭梨果实中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 | 张元湖 | 2006-2009 |
84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小麦品质指标与植株营养的数量关系及实现品质优稳的营养阈值研究 | 尹燕枰 | 2006-2008 |
85 | 荷兰安莎公司 | 番茄表皮毛特异性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 钟 圆 | 2006-2009 |
86 | 荷兰Asia Facility基金 | 利用类萜基因工程创造优质抗虫番茄 | 钟 圆 | 2006-2008 |
87 | 横向合作项目13项 | 2006-2008 |